

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(簡稱呼研所)位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(原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)內,創建于1979年,是國內成立的呼吸疾病研究機構之一,其前身是廣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慢性支氣管炎防治小組。
1983年,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;
1993年,被評為廣東省重點學科;
1994年,被評為廣東省呼吸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;
1996年,被廣東省衛生廳批準為廣東省“五個一”科技攻關工程重點實驗室;同年,廣州市教育基金百萬行和廣州市教委撥款250萬建成廣州呼吸監護中心;
1999年,被批準為國家藥監局臨床藥理研究基地,同年與北京大學醫學部聯合培養博士后;
2000年,被批準為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;
2002年,基礎實驗部搬遷至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海印實驗室;同年,霍英東先生捐資1000萬興建的英東廣州重癥監護醫學中心落成;
2003年,呼吸科獲教育部重點學科,并在2006年復評中排名第一;
2004年,設立內科學博士后工作流動站;
2005年,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成立呼吸疾病聯合實驗室;
2006年,胸外科被衛生部評為華南地區唯一的肺移植資質基地;
2007年,獲科技部批準,建設國內唯一的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,并于2010年6月正式通過驗收,2011年3月首次通過科技部對重點實驗室的評估;
2008年,胸外科成為全國三大胸腔鏡培訓基地之一;
2009年12月,《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》(胸部疾病雜志)正式創刊;
2010年,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創新團隊獲廣東省首屆南粵功勛獎;呼研所被評為廣東省呼吸醫學工程技術開發中心;重癥醫學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;中美、中加聯合實驗室分別成立;
2011年,胸外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;
2012年,被評為廣東省呼吸醫學工程實驗室;呼吸內科被評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;
2013年,獲批成為我國首批13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之一。
呼研所現已成為國內融呼吸疾病醫療、研究與教學為一體的單位。下設呼吸內科、胸外科、重癥醫學科、變態反應科等臨床學科和基礎實驗、臨床實驗兩個研究部門。其中,呼吸內科、重癥醫學科、胸外科均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,共開放床位350多張。